S.W.O.T.分 析
因素 |
S(優勢) |
W(劣勢) |
O(機會點) |
T(威脅點) |
|
地理環境 |
*位於西部嘉南平原、臨海鄉村 ,適於居住 |
*學區遼闊,部分學生交通不便,有安全顧慮 |
*省17、縣176公路交通良好 |
*南北車輛運輸頻繁,學生上學有安全顧慮 |
|
學校規模 |
*全校共十一班,265人 *小校小班型學校 |
*一個年級只有二班,學生班級同儕學習機會少,教師亦不易發展協同課程 |
*「個別化」教育易於兼顧 *學校本位課程已開展 |
*家庭人口外流,學生數有流失之虞 |
|
硬體設備 |
*全校電腦約有40部,網路連結設備齊全 |
*部分設備管理不易 |
*積極爭取補助,使設備能充分運用 |
*教育經費有限、升級和修護困難 |
|
學校資源 |
行政 |
*團隊和諧 *支援教學性高 *積極推動規劃,使師生無後顧之憂 |
*行政工作負擔重,教師須兼辦多項行政業務 |
*學習型組織氛圍形成,各處能互助合作、協調 |
*人力有疲乏之虞 |
教師資源 |
*良好的小班教學基礎 *教師年輕、有理念,具高度教育熱忱 *積極的學校組織文化氣息 |
* |
*實施學校本位進修 *進修意願高 *有高度正確的教改理念 |
*教師團隊成員有不穩定性 *教師成員共十八名,發展協同教學模式不能多元化 |
|
學生 |
*多項技藝學習,能力全面全面發展 *具備基本資訊能力 |
*學生數少,同儕間缺乏良性競爭 |
*淳樸惇厚、可塑性高 |
*文化刺激不足,學生自我要求動機薄弱 |
|
家長 |
*鄉土資源豐富 *家長已具「教改」知能,積極參與學生學習活動 |
*部分家長因生計問題,較少關心學生,造成學校教育推動困擾 |
*創造親職教育的機會,開放參與管道 *辦理家長成長活動 |
*本地謀生不易,人口外流,造成學生流失 *隔代教養比例偏高 |
|
社區參與 |
*社區參與合作度高 *熱心人士主動提供良好意見 |
* |
*推動「社區總體營造」時代來臨 |
* |
|
地方資源 |
*民風淳樸 *鄉土教材資源豐富 *人文社會、自然科學資源豐富 |
*家長以生計為主,未有多餘時間協助學校 |
*建立社區網人脈 |
*缺乏參與動機 |
本校一律使用國產豬肉
1、本校一律使用國產豬肉。
2、本校營養午餐有供應甲殼類、芒果、花生、牛奶及羊奶、蛋、堅果類、芝麻、含麩質穀物、大豆、魚類、使用亞硫酸鹽類等11種及其製品,不適合對其過敏體質者食用
本校一律使用國產豬肉
1、本校一律使用國產豬肉。
2、本校營養午餐有供應甲殼類、芒果、花生、牛奶及羊奶、蛋、堅果類、芝麻、含麩質穀物、大豆、魚類、使用亞硫酸鹽類等11種及其製品,不適合對其過敏體質者食用